|心理師的減重之旅 (5)|熱量赤字難道不怕挨餓嗎?早該知道科學的餓分哪幾種!|
減重的起手式是什麼呢?減重該怎麼開始呢?
對於醫學實證等級高 + 強力建議的健康選項,叫做1A等級的建議。
天啊!這根本不只是一整天當中最常見的,而且是一年到頭都很常見吧!!!
而這就是我一直想表達的:
2. |心理師的減重之旅 (2)|回顧我第一次寫減重心得時,曾說它是一場英雄之旅|
而對於減重,1A等級的最高建議是:
「負能量平衡」
什麼意思呢?簡單說明是這樣:
1. 「負能量平衡」,又有人稱為「熱量赤字」。
2. 換句話說,就是吃進去的熱量比較少,消耗掉的熱量比較多。
3. 脂肪如同身體能量的糧倉,熱量赤字時,就好像今年農田收成不好,不夠全村的人吃,要從糧倉拿出存糧來用。
4. 糧倉的存糧拿出來吃,存糧就減少了。
5. 存糧減少,也就相當於身體脂肪減少了,這就是「減脂」的過程。
那麼,你可能會問,吃進去的熱量比較少,不會挨餓嗎?
你如果問了這個問題,那真的非常棒!因為,這是執行層面當中~最多~最多~最多~誤區的地方。所以,也是最值得好好談,最適合立刻就來打破迷思的起點。
「吃進去的熱量比較少,不會挨餓嗎???」
這問題隱含了以下幾個想法或印象,我就直接把它們標示為迷思吧:
迷思1.
一個人會覺得餓,是因為熱量不夠。
迷思2.
會害怕肚子餓,對於肚子餓有不舒服的經驗(例如一餓就胃痛)、不開心的記憶,或是肚子餓時會直接聯想到一種剝奪的狀態(例如曾經沒飯吃)。
講到這你可能會有點生氣、納悶,我怎麼可以把你的疑問、你的經驗叫做迷思呢?
其實名詞定義是這樣,迷思之所以會是迷思,就是因為它有部分正確,所以我並不是否定你的想法與經驗。
而迷思之所以會是迷思,也是因為我們沒有去看這個論述的其他部分!所以在這裡,就讓我們用神經科學與水平思考來找到多一些可能性吧!
打破迷思1. 一個人會覺得餓,是因為熱量不夠嗎?
這個要回到最根本的問題,什麼是餓呢?飢餓感是來自於:
1. 大腦的餓:
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,會接收四面八方來的飽足訊號與飢餓訊號。如果現在是飢餓訊號比較強,大腦就會發出指令跟我們說:
「誒!趕快去吃東西!」
2. 腸胃道的餓:
腸胃道也有神經細胞,腸胃道的神經細胞會感受營養素夠不夠、食物體積夠不夠,不夠的話它就會傳送訊息跟大腦說:
「誒!我還很餓!繼續吃!」
3. 生理時鐘的餓:
身體的細胞是有時鐘的,要不然肚子怎麼會在用餐時間(還有宵夜時間)就開始咕嚕咕嚕叫呢?那是因為你的消化系統已經準備好要在這個時間進行消化的工作了。把這個「咕嚕咕嚕叫」翻譯為人話就是:
「我已經準備好要開始腸胃蠕動、分泌消化液了,可以開始吃東西囉!」
4. 感官的餓:
上面三種餓,如果你是非相關領域,或多或少會覺得有點抽象。不過,你一定很熟悉所謂感官的餓,而且事實上它是一整天當中最常見的!
例如,聞到鹽酥雞九層塔的香味,就想到那酥脆多汁、鹹香口感,口水都流下來了。想到中秋節,就好想吃香香甜甜的柚子、蛋黃酥和月餅啊!親友團聚的日子,桌上端來一大盤東坡肉,天啊,那入口即化的肥肉,叫人怎麼可能不食指大動?!
然而此時,你可能早就吃飽了。例如你可能剛吃過晚餐,才聞到鹽酥雞的香味。或是已經吃完一輪烤肉,才看到有蛋黃酥。或是過年時根本就不停地吃,從早上一直飽到晚上從來都沒有餓過,然後晚餐還上來一盤東坡肉!
感官的餓會跟你說:「這感覺好好吃啊,來吃一些吧!」
視覺、嗅覺、味覺的美味訊號,傳送到大腦,或是連結到大腦中的記憶,都會讓你的大腦開始期待:吃進這些食物可以點亮大腦的酬賞系統!
畢竟,吃進高熱量食物(然後囤積脂肪),是我們從遠古就有的動物生存本能,滋味豐富的食物,在遠古時候也暗示著營養種類豐富,所以大腦內建的系統很期待這些食物,也會傳送指令叫我們去吃。
所以,你現在看出來了嗎?
我們肚子餓,真的都是因為熱量不夠嗎?
其實,是不是不一定呢?
而這就是我一直想表達的:
我想陪你去做的,是打破所有框架!
當我們能夠從神經科學去理解減重......
當我們能夠從醫學實證最高等級1A強建議去理解減重......
「我們會讓自己吃飽來減重」
「我們不會讓自己挨餓來減重」
我是怎麼做的呢?兩大原則是這樣:
1. 我減重會多吃原型食物。
因為原型食物的營養豐富、體積足夠,容易有肚子的飽足感,大腦會偵測到足夠的營養素,也會有心靈的滿足感,覺得自己吃得很好、很開心。
2. 我減重會避開加工食品。
因為加工食品沒什麼營養、體積又小,而且小小一個熱量卻非常高,熱量都爆表了卻怎麼吃也不會飽,然後吃了很多也不會攝取到什麼營養。
(原型食物怎麼選?怎麼吃?幫你把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PDF寄到信箱:https://reurl.cc/DAemQR)
至於餓的迷思之2.
因為這篇似乎有點寫不下,所以要寫到下一篇了。那將會是:
「當我們,能夠從心理學去理解減重的時候......」
在Ann拖稿期間,你也可以先參考減重所需的內在智慧系列文章,在這裡。
未完,待續。
閱讀更多
Credit:
1. Sebastian Coman
2. Abdulrhman Alkady